电脑版

赵匡胤死后,弟弟赵光义却继承了皇位,这是怎么回事?-观点

2023-04-10 20:59:22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赵光义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由于他的上位原因,被后来的学者研究不断,甚至说他采取了极端手段,才得到皇位。


(资料图)

那么,除了上位外,还有哪些原因,让后人点评他时给分如此之低呢?

先来说说赵光义的功绩。

都知道,宋朝采取的是重文抑武的政策,因为,开国皇帝赵匡胤是用武力"夺"来的政权。这一点,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看出。宋代建国后,赵匡胤等君主采纳朝臣建议,吸取了唐、五代时科场积弊的教训,在科举考试中采取了一系列防微杜渐的措施,限制武官的权力,尤其是节度使。

其实,宋朝君主实施此政策是正确的,但后来却有点矫枉过正。赵匡胤在位时,专门设立机构考核武官。到了赵光义时期,将职权扩大了,包括对在京朝官的考核以及选拔人才。宋朝这个制度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用制度约束官员的行为。

那军事呢?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王朝来的有点容易,宋朝的皇帝都不太懂军事。其实,这不算什么问题,可她们却特别害怕战争,一听大敌当前,第一反应居然是跑。

这位宋太宗,也想完成统一事业,不过不知道是不会用人,还是决策问题,两次北伐都败了,给百姓带来的重负也是苦不堪言。而这军事上的失败,必然影响外交政策。

他一直想制约契丹,只是这个辽国越来越厉害了,同时,西夏也给北宋带来了隐忧,他依旧败给了西夏,等到他的儿子宋真宗时,更进了一步,直接割地给西夏。

就拿这一段历史和其它朝代相比,前朝的唐朝,后来的明朝,哪个朝代不是在王朝初期,将自己的版图进行了扩充。只是,宋朝的皇帝从来没有检视过自己,只会一味沉醉于书画中。

这个是有遗传的。赵光义本人就非常喜欢诗赋和书画,所以,极大地推动了宋朝的文化发展,他的后代中更是出来位,靠这个来选人才的赵佶。文化的发展也是好事,但被皇帝当做第一要务来做时,大家真的只会"纸上谈国事"了。

所以,继续比较,唐朝和明朝的前期,都是连续出了几任很负责任的皇帝,才给大明王朝夯下了不错的基础。国家的治理非一朝一夕。看宋太宗期间,除了政务上的改革,文化上的推动,再积极的事情,好像就没有了。

不过,他还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建了不少寺庙,恢复了佛经翻译工作。他不积极发展经济,为什么这么热衷宗教?只能算个人喜好。因为,中国的汉人皇帝,都倾向于道家。

就他这些在位的"功绩",真是算不上什么明君。所以,他的上位史,反倒会更显得"突兀"。翻翻那些官方史籍,如《实录》、《国史》、《长编》、《宋史》等,是找不到宋太祖赵匡胤的"传位遗诏"。于是,有学者说,他是自立。当然也有人反驳,这赵匡胤死的很是突然,没来得及立诏。

在一些小说、影视剧中,更是将这一段改编为,两兄弟陈桥兵变,哥哥答应弟弟,事成后将来会传位于他。若真是如此,事后赵光义不会不敦促他哥哥,将口头话语变为文字。他即位后,居然连这个"遗诏"都懒得做。

这说明什么?先来看段司马光在《涑水纪闻》的文字,赵匡胤驾崩时,皇后让内侍都知王继隆将秦王德芳叫来,然而,"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一个内侍居然可以自己做主?后人用这一段,大多是来说明,当时赵匡义的确不在宫中。

其实,今人的很多观点,都是受史籍影响的。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太祖建隆二年》,将这段历史又补充了些,说这杜太后(哥仨的生母)临终前留了话,拿这后周做比较,说当年因是幼主,赵匡胤才能做了皇帝,所以,"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这就是"金匮之盟"。

不过,司马光又在《湘山野录》说了另一个故事,"烛光斧影"就是由此而来,这一次赵光义是留宿宫中的。为何他要说一个相反的故事呢?有人解释,他是通过此故事留下了"弑君"的线索。

其实,对赵光义来说,在他任职期间,编个故事来给自己"正名",是太简单不过的。不过,他没有,就从这点看,他心里认定他当这个皇帝,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说给世人听。

那他对赵匡胤的后人好吗?后者的四个儿子,有三个早亡。不过后来,赵匡胤的子孙,还是做了南宋的皇帝。

若是他能有唐太宗那般的能干,是不是这段往事,就会被后人选择性遗忘呢?

参考资料:

【《宋史·太祖本纪》、《宋史·卷五·太宗二》、《续资治通鉴长编》】

本网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