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公募基金的规模为什么能超越银行理财?

2023-08-17 08:05:38来源:财经杂志

“当前条件下公募基金超越银行理财或为大势所趋。”

图/视觉中国


(相关资料图)

文 |《财经》研究员 黄慧玲 实习生 施嘉翔

编辑 | 陆玲

中国公募基金的存续规模首度超越银行理财。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银行理财市场上半年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而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同期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27.69万亿元。

对比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7.65万亿元,而公募基金则有26.03万亿元,两者尚相差1.62万亿元。短短半年里,公募基金实现了2.35万亿元的反超。

银行理财仍以固收为主,公募产品日益丰富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银行理财被公募基金反超并不意外。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口径。

近期热议的公募与银行理财对比数据,指的是包括了公募理财产品和私募理财产品在内的银行理财。而公募基金规模,仅指基金管理人旗下的公募产品规模。

下图为2018年12月以来银行理财规模与基金规模大致变化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到,基金规模过去数年持续增长,银行理财自2022年中开始回落。

数据来源:《财经》根据公开资料半年度数据整理

以季度为单位时间刻度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银行理财的变化。2022年9月达到最高峰,总规模超过30万亿元,2022年四季度、2023年一季度规模出现了大幅缩水,不过在2023年二季度企稳并小幅回升。

过去五年里,公募基金总规模从2018年6月的12.70万亿元上涨到如今的27.69万亿元,规模增长达118%。

从具体流向来看,公募基金资产的内部结构跟随市场起落经历了较大调整。

具体而言,当前体量最大的仍是货币基金,近年来占比在总规模中大体呈持续下降之势,从2018年中的61%降至当前的41%;其次是债券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的分庭抗礼,随着股市的牛熊变换此消彼长;股票型基金的占比从6.10%提高至9.74%,其中以ETF为主的被动指数基金贡献了70%的增量;随着公募基金工具属性产品的丰富,投向各个国家市场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规模也在稳步增长。

银行理财方面,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占比逐年增长,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据2019月6月末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根据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要求,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投资性质的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衍生品类和混合类理财产品。下图为各类型银行理财历年占比变化。

截至2019年6月末,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6.19万亿元,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2.99%,混合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5.92万亿元,占比为26.68%;权益类理财产品为0.07万亿元,占比为0.32%,商品及衍生品类理财产品仅有18.77亿元。

此后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一路增长,至2023年6月末存续规模提升至24.1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超95%;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则降低至1.11万亿元,占比为4.38%;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则分别仅有0.08万亿元和0.04万亿元。

银行理财为什么被公募基金反超?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开启了净值化转型之路。2021年底,近4万亿元规模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被清退,刚性兑付预期逐步被打破。在市场波动的影响下,银行理财千余款产品两次跌破净值,并引发投资者大规模赎回。

“事后来看,净值化转型对银行理财的冲击被低估了。”有银行理财人士认为,许多银行理财产品仍以业绩基准为驱动,试图达到旧理财相似的“刚兑”效果,“卖数字而不是卖投资”。

但去年底的债市波动极大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2022年理财产品业绩达标率仅有51.44%。“有些客户宁愿转到大额存单也不愿意买理财了。”

规模数据的变化也反映出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态度。自2022年9月短暂超过30万亿元的规模后,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便呈现震荡下行趋势,对比一年前降幅达13.07%。

“当前条件下公募基金超越银行理财或为大势所趋。”一位曾在公募基金与银行理财子公司均有过从业经历的资深人士告诉《财经》。

前述资深人士认为,从信息披露角度来说,目前银行理财对信息披露的要求较低,披露信息有限,而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精细度远高于银行理财;从投资端角度来说,公募注重权益类投研,产品线相对丰富。银行理财95%以上投向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发展缓慢,结构严重失衡。

“银行理财的源头问题,是投资能力、投资理念问题。但一些理财子公司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重拾摊余成本法或采用混合估值法。”前述人士认为,“这种方式不仅是历史的倒退,而且治标不治本。”

另一边,公募基金虽然在规模总量上超越了银行理财,但也面临着自身行业的瓶颈和阵痛。主动权益类基金在经历2019年至2021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再一次走进“好发不好做”的怪圈,业绩的波动令诸多明星基金经理走下神坛,“基金挣钱基民不挣钱”的矛盾空前凸显。

(《财经》记者张颖馨、陈洪杰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编 | 张雨菲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caijing19980418

本网推荐
相关新闻